饑餓性腹瀉是指嬰幼兒腹瀉后在恢復期沒有及時調整飲食,攝入的食物質量不高、量又不足,使腸蠕動異常而引起的腹瀉。臨床特點是胃腸道沒有炎癥。臨床主要表現(xiàn)為大便次數(shù)較多,大便量少,較稀,顏色是綠色或棕色的。倘若腹瀉時間一長,孩子就會食欲減退,漸漸消瘦,面色蒼白,精神不振。
孩子得了饑餓性腹瀉,父母如處理得當,腹瀉的癥狀是完全能控制的:
一、調整飲食,用酸牛奶喂養(yǎng)?!?/P>
二、在調整飲食的過程中,必須做到隨著腹瀉的好轉,應及時增加食物的數(shù)量和改進質量。對母乳喂養(yǎng)不足的孩子要及時添加牛奶或其他代乳品。對于人工喂養(yǎng)的孩子,奶粉不能沖得太稀,一般奶粉與水的比例,按容量應該是1:4,按重量應該是1:8(還原成鮮牛奶的濃度)?!?/P>
三、注意調理脾胃,可用些參芩白術散。